东北证券:从里根到奥巴马的中性减税神话 兼论税收假日昙花一现
2021-03-01 类别:宏观研究 机构:东北证券 研究员:陈亚龙
[摘要]
报告摘要:
特朗普税改计划一大特征:减税计划相对明确,增收计划相当模糊甚至没有,市场对此反应冷淡。核心税改建议:个税七档减并至三档(35%、25%和10%)、翻倍标准抵扣金额、废除遗产税、废除3.8%的奥巴马医改税等;公司税率从35%减至15%、建立属地税收制度、对海外留存利润开展“一次性税收优惠”、消除特殊利益的税收减免。
特朗普政府指望税改带动经济增长扩大税基实现中性减税,同时通过针对海外资金实施税收优惠来回流近万亿资金拉动投资和基建的规划可能只是两个美好的政治幻象。税改可能大幅增加赤字,提高利率。
中性减税的主要支撑是拉弗曲线,但拉弗曲线一直以来缺乏翔实的实证支撑,而且即使真的存在拉弗曲线,当下政府税率是处在最优税率左边还是右边也难以度量。我们分析美国80年代以来三次大规模减税历程:里根、小布什和奥巴马减税,发现所谓的中性减税至少在这三次减税过程中从没有实现过,依赖减税促进增长总是伴随着财政赤字的提高,而一旦进入所谓中性减税阶段,经济增长也会进入平缓阶段。
2004年,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布什政府提出国内投资法案,给在04-05年回流的资金5.25%的优惠税率,同时严格规定资金必须流向投资、就业和R&D。最终有30%的海外资金回流,但大部分转变为向企业股东分配,尽管是被禁止的,这说明海外资金和国内资金是替代关系而不是补充关系。目前美国国内资产收益率、经济增速和生产率增速均远低于2005年,而且特朗普此前表态优惠税率只有10%,因此此次资金回流总规模和流入投资、基建的规模可能都会远不及预期。
无论是里根、小布什还是奥巴马的税改计划都有着其迫切的现实需求:
里根接手高通胀、低增长的滞涨时代末期的美国经济;布什政府面临克林顿黄金发展时期结束、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和恐怖威胁蔓延的困境;奥巴马则是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下走马上任。他们的税改计划迎合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诉求,更容易取得理解支持,享有较高的支持率和声望。特朗普也可以强调税改迫切性,团结各方,充分沟通和论证,但目前局势下显得困难,经济形势、幕僚团队的政治及治理国家经验均不可同日而语,优势在于共和党主控参众两院。我们认为未来的实际税改将在“服务富人”和“不可行”的质疑声中有明显调整。
查看本报告全文PDF